丁祥锋领衔装配调试重卡大梁生产线 打破国外垄断
2015-11-18

汽车大梁生产线,是一种高精度中厚板加工设备,广泛运用于汽车制造行业。该设备对生产研制、装配调试等要求极高,国内产品供应曾经长期被国外垄断。十多年前,年仅24岁的丁祥锋,还只是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一名钳工组长,他带领一个团队装配调试出了国产汽车大梁生产线,打破国外垄断、填补国内空白。如今,今年38岁的丁祥锋,已是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二部总经理助理。他说:“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,技术人员就要自我挑战、勇于钻研,敢于挑大梁。”

十多年前,24岁的丁祥锋是公司钳工二组组长。当时,公司提出汽车大梁生产线科技攻关目标,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一项任务——装配调试,落在了以丁祥锋为首的钳工装配组身上,如果完成了,这将填补国内空白。“过去,国内重卡整车生产企业多数用的是国外大梁生产线。”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孟兆胜说,一条进口的重卡大梁生产线高达1000万元。

由于该设备长期依靠进口,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。当装配调试任务落到这个24岁小伙子身上时,质疑声随之而来。有人觉得他太年轻,经验不够,老员工不一定服从他的指挥。丁祥锋面对质疑,什么也没说,带领团队埋头苦干起来。

丁祥锋团队负责装配调试的汽车大梁生产线有28米长的横梁直轨,对精度要求极高。如果横梁导轨的直线度得不到保证,价格昂贵的板材就会在加工中变成C形,不仅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,还会影响公司声誉。

对于丁祥锋来说,这次装配调试只能成功不许失败。“经过与技术人员研究,我们最后决定用激光测量仪来保证测量精度。”丁祥锋说。问题很快来了,工厂里其他机床运行时,测量精度会发生偏差。他和团队成员商量:等厂里其他机器晚上停止运转后,再开始装配。

那段时间,丁祥锋和团队成员,经常夜里12点后在车间进行测量、装配。经过一周时间,他们终于完成了对横梁的调整紧固,将28米长的横梁导轨直线度控制在0.3毫米的精度要求范围内,并且还编制了一整套的操作及使用工艺。

这款重卡汽车大梁生产线研发、装配成功后,国内多家重卡整车生产企业纷纷采用。“当时,一家重卡企业下了8条生产线的单子,引起业界关注。”孟兆胜说,丁祥锋带头到现场联机调试,最终将8条生产线成功交付。用户反馈认为产品很好,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,并且物美价廉。

孟兆胜表示,一条进口重卡大梁生产线,需要1000万元;而一条国产生产线仅需400万元。由于性价比高,金方圆的产品获得国内不少重卡整车生产企业的青睐,为“扬州制造”在全国赢得声誉。